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建筑业、住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国是全球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2015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在工业中的占比已达7.3%,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建筑业发展需要,也为其他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
但长期以来,建材产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陶瓷行业也不例外,还难以满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差距较大。
随着近年来绿色建筑进入人们视野,对于建材是否绿色,也日益成为采购建材的重要标准。然而各种以绿色建材的口号作为营销手段的现象,使得大众对于绿色建材的定义越来越模糊。消费者会认为怎样的产品才是绿色建材呢?对于绿色建材,你又有着多少了解呢?怎样的建材才属于绿色建材呢?如何确定它是否“绿色”?达到怎样的“绿色”程度?各种疑问开始困扰市场。
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两部委发布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完善了绿色建材评价体系,也是为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提供了规范的标准。
但是对于这个评价体系,对于绿色建材来讲,你又了解多少呢?陶瓷行业作为建材行业的一大分支,对于“绿色”陶瓷又有着多少理解呢?出于对“绿色”建材的探讨,带着各种疑问,记者展开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一、你所认为的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多而混乱,市民难以选择
“绿色”“环保”这两个高频出现在建材产品的推销上。走到建材市场,都能看到产品上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消费者表示很困惑。究竟哪些才是绿色建材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正在选购建材产品的市民消费者。一位市民告诉记者,绿色建材应该是就是那些对环境友好的建材产品吧。就如瓷砖,最起码它是无有毒物质释放、无放射性元素、现在有一些是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等等。但其实对于绿色建材,概念真的很模糊。好像全世界都在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产品,你也不知道选择哪些。选择起来很困难。该市民道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从瓷砖、卫浴产品到地板、涂料、橱柜等等,绿色建材遍布,鱼龙混杂。
绿色建材需由标准鉴定,第三方机构认证
记者采访了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他认为,需要明确的是产品是否绿色是由标准来鉴定的,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去认证,而不是企业自己说是就是。
对于绿色建材的定义,《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上明确了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陈环也对绿色建材的定义进行解读,他认为绿色建材可理解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体验绿色化。如产品原材料使用尽量不要穿州过省,尽量使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不要有废渣等的排放,如木板砖不能排放甲醛类;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的同时,即使结束了使用寿命也可以作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诸如此类,对产品的生产以及使用过程等都有一系列的要求。
回归到我们陶瓷行业本身来说,陈环表示,并没有对绿色产品去作相关的定义。针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体系》,国家也委托了权威机构对其做定义、理论的研究、总结,在这基础之上,也出台了相关的办法和条件。
二、绿色建材,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建材工业面临着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既是引导建材工业绿色发展,加速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不断被提及。早前由于一些绿色建材产品应用时间短、工程实践应用少,有的与建筑的结合度差,有的适用性不好,甚至有的与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还有相当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这都是与建筑应用脱节造成的。以陶瓷砖为例,市面上还出现许多伪绿色建材,打着绿色建材的旗号,不断含糊绿色建材的定义。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实施战略的不断深入,绿色建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努力促进绿色建材的生产及应用、建设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
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中提出了绿色建材的行动目标,到2018年,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品种质量较好满足绿色建筑需要,与2015年相比,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三、解读绿色建材标识体系
在绿色建材的广泛推动发展的同时,关于绿色建材的管理也不断完善中。2015年5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制定了涵盖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和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
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绿色评价体系的制订工作,并开展了建筑卫生陶瓷的试评价工作。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韩光辉对绿色陶瓷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解读。
绿色建材评价指标体系由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三个方面构成。在申评产品和企业满足全部控制项的前提下,依据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划分绿色建材等级。评分项满分为100分,得分按式Q评=Σwi*Qi(Q评-评分项得分;w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计算。评价总得分按式Q总= Q评+ Q加(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计算,即评价总分等于评分项得分与加分项得分之和。加分项总分为5分,包括两个方面,重点考虑建材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环境影响水平及产品技术创新和性能优异表现等。在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的前提下,绿色建材等级将依据评价总得分确定,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要成为绿色陶卫产品,生产必先达标。评价体系中的控制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污水、噪声排放,工作场所环境、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的评价才能继续产品后续的评分。是否绿色,从原料到废料都有着要求。评分项是从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五个方面对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评分项指标节能是指单位产品能耗、原材料运输能耗、管理体系等要求;减排是指生产厂区污染物排放、产品认证或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等要求;安全是指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产品性能的指标;便利是指施工性能、应用区域适用性和经济性等要求;可循环是指生产、使用过程中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性能指标。 陶瓷砖产品的碳排放、原材料的运输、陶瓷砖的厚度、生产废料回收利用,卫生陶瓷的用水效率、洗净功能、冲水噪声、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等等的具体评分项目都在严格要求产品。先进与创新,能为绿色陶卫产品加分。加分项是重点考虑建材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环境影响水平、技术创新和性能等。
绿色建材评价,统一标识、平台、技术要求
韩光辉表示,市面上有着各种的绿色建材产品,部分属于单位行为,难以统一。国家两部委出台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技术要求。关于绿色建材的相关申请流程、信息公示、绿色产品目录都能在平台上公布,并且也能在两部委的官网上查询到,以国家权威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本评价体系,实行政府倡导、企业自愿,企业对提供的材料负责,评价机构对结果负责为原则,开展绿色建材评价。目前,新明珠、东鹏等陶瓷企业已开展试评价。按照两部委要求,对于陶瓷砖、卫生陶瓷的正式评价活动会很快开展。
企业发展绿色建材是“好中做好”的做法
陈环也表示,绿色建材评价体系是一个自然的认证,不具备强制性的,并不影响产品在市场的流通。而不是作为国家标准去推行的。严格来讲,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的出台属于国家对行业的引导性质。国家鼓励什么行业往绿色方向发展,就通过这个体系来引导。从评价体系的细则来看,可以说这个标准是非常严格的。企业如果想要在产品上做得更好,在这方面去发展,也可以去作申请。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好中做好”。此外,也可以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效果。那么,从我们陶瓷行业的市场来看,因为有了原来的体系,销售实际上已经没有问题了。而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一定围绕质量,或许更看重价格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消费者有想为社会责任多做一些贡献的心,而绿色产品的推出既节能的同时又省了钱,对环境污染的排放也少了,消费者未必不愿意为绿色产品买单。
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实施不难,关键在于做与不做
对于实施绿色建材评价体系,陶业资深生产技术专家韩复兴也发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陶瓷绿色评价体系的出台,是对传统陶瓷的评价。《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所罗列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其实在已有的其他标准中已经存在,韩复兴认为实施并不难,关键是做与不做的问题。个人不认为执行了这些标准了就是绿色建材或者绿色陶瓷,关键是绿色陶瓷产品应该与传统陶瓷产品应该在生产方式或者在功能或性能有显著区别。否则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仅仅是一种标示、标签,或者只是一个认证体系,想消费应该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当然,绿色建材还有许多文章要做,做好现在的、传统的,再再接再励做好创新,也是必要的。基本的东西也是必要的,绿色基本功能还是必须做的。韩复兴希望陶瓷产业有实实在在的变革,有能给社会带来好处和消费者带来利益的绿色生产方式和健康功能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