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陶艺文创 > 石湾公仔

视觉的改造——文革时期石湾陶塑人物创作研究(二)

时间:2017-01-14 09:09:03  来源:创新陶业    阅读:   体字: [ ]
摘要: 文革时期文化为政治服务,石湾的陶艺文化也不例外,是继新中国十七年的艺术繁荣局面之后,连续不断地沿着毛泽东文艺路线、社会理想引领的方向,建构新的美术形态和样式的特殊时期。
【作者:纪文瑾·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 文革石湾陶塑人物的题材及创造 ♦

3.文革中新生事物的塑造与歌颂
 
  “文革”中的新生事物,指的是一些在“文革”中具有特殊性质和意义的新生事物,除了带有广泛性和典型性之外,它是一种在“文革”的环境和土壤里扎根开花,并在“文革”中被强化和扩张的“新生事物”。
 
(1)各族人民学马列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体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人民日报》1969年1月3日头版头条报道:“从无产级阶文化大革命蓬勃兴起的1966年开始,到1968年11月底,我国共出版、发行了包括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各种文版的《毛泽东选集》1.5亿部,相当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15年出版总和的13倍多。”同期“全国还出版、发行了《毛主席语录》7.4亿多册。”“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全县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人人有《毛主席语录》,户户有《毛泽东选集》。他们说:“毛主席的书是我们的命根子。一天不吃饭不要紧,一天不学习毛主席著作,就耳朵不灵,眼睛不明,方向不清。”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集体创作的《王进喜与群众交流<毛泽东选集>心得》,反映了铁人王进喜与工农兵一起交流读毛主席选集的心得体会,王进喜坐在工农兵、老百姓之中,正投入地像大家讲述自己学习毛泽东选集的体会,其他人或坐或站,有的认真记着笔记,并露出会心的笑容。
公6.jpg
► 《王进喜与群众交流<毛泽东选集>心得》

(2)赤脚医生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指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他认为,现在卫生部的工作只为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这15%主要还是“城市老爷”。医疗卫生工作应该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放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医疗上。为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改变我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农村和边疆地区,或热心为贫下中农治病,或积极培训农村的“赤脚医生”。文革中“赤脚医生”作为新生事物大力宣传。这一题材的石湾陶塑作品亦应运而生。
代表作有庄稼的《试针》、黄松坚《赤脚医生骑马像》等。《试针》表现了一位傣族姑娘打扮的赤脚医生,为了给人治病,先在自己身上试针的感人事迹,人物塑造秀雅脱俗,真实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赤脚医生的工作状况。黄松坚的《赤脚医生骑马塑像》表现了一位女青年赤脚医生头围浅色围巾,身穿淡青色蒙古袍,脚蹬皮靴,身背药箱,骑着一匹骏马飞奔在草原上,表现出女赤脚医生急人所急,火速为人治病的场景。
公7.jpg
► 《试针》
 
(3)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大字标题刊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文章,同时在“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数以百万计的红卫兵小将打起背包,告别父母踏上征程,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5年1月20日《参考消息》称:“我国有将近一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在我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彩釉女青年唱歌》是庄稼于70年代早期作的,表现了文革时期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休息时分经常可以见到高唱革命歌曲的情景,知识青年和农民姐妹一起唱歌,一起劳动,这叫做同学习、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有集体创作的《上山下乡》,通过一老一少的组合,男青年站在下端右手将毛主席语录放在胸前,左右拿着一顶草帽,望向老农民指向的方向,表达了青年人一心一意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心。
公8.jpg
► 《上山下乡》
 
手机网二维码.jpg

 《创新陶业》手机网二维码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佛山陶瓷立场。

推荐新闻

24新闻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