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纪文瑾·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石湾现实题材的具象陶塑人物可追溯至东汉。独立陶塑人物塑像始于明代晚期,盛于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很快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石湾陶塑人物创作有了较大发展。政府以国家行为恢复民间工艺,组织文艺干部向民间艺人学习,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塑艺术的第一个繁荣的局面。
文革时期文化为政治服务,石湾的陶艺文化也不例外,是继新中国十七年的艺术繁荣局面之后,连续不断地沿着毛泽东文艺路线、社会理想引领的方向,建构新的美术形态和样式的特殊时期。1966年,由刘传、庄稼、刘泽棉、廖洪标、黄松坚、刘炳等大师和霍胜等老艺人赴北京复制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的大型雕塑《收租院》,《收租院》以农民所熟悉的形式反映阶级斗争的主题,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对阶级斗争的重视,其夸张、程式化、概念化的人物造型成为文革时期石湾陶塑人物创作的模板,同时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直接图解。在之后延续的文革石湾陶塑作品中,毛泽东时代的艺术被推向顶峰,完成了从观念到语言的全部建构,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和社会理想完全匹配的风格样式、创作方法,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形象表达和视觉象征,也是毛时代美术的终结。
► 《收租院》
对于文革石湾陶塑而言,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思想和社会理想本身,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并对艺术创作,从题材到语言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谓文革美术模式,正是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和“乡村乌托邦”发展到极端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形象表达和视觉象征。
♦ 文革石湾陶塑人物的题材及创造 ♦
1、伟人形象及含义
在文革时期,创作最多的作品大概是伟人形象,特别是毛泽东形象了,一切在当时被打倒或没有被打倒的艺术家都有刻画过毛泽东形象的经历。当然从历史上看,可以说在延安时期,当毛泽东取得绝对的政治权威,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后,毛泽东形象就开始出现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形象开始在各种现实和历史题材中被给予广泛的描绘,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活动,都成为艺术创作中被表现的对象。毛泽东形象既具有革命领袖的伟大气概,同时也有描绘毛泽东朴实可亲、比较生活化的一面。这一时期,石湾建筑陶瓷厂制作了大量地毛泽东胸像。石湾陶瓷日用二厂、石湾瓷厂则制作了大量地陶瓷质地的贴花毛主席像章,而美术陶瓷厂则是以浮雕母版的形式制作有立体感的陶瓷毛主席像章。同时也有个人创作,如刘泽棉1967年制作的《毛主席胸像》,庄稼1973年制作的《毛泽东立像》等,廖洪标创作的《毛泽东与林彪》,表现了两位领导人互相交流密切合作的场景;还有集体创作的《毛主席与我们在一起》,表现了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场景,前方一位女红卫兵亲手为毛主席戴上红袖章,整个作品表现出红卫兵对毛主席的崇敬,又不失亲切活泼。
► 《毛主席与我们在一起》
2、 工农兵形象的塑造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兵一直是石湾陶塑作品中的重要表达对象,但在文革时期的作品中,工农兵的形象开始有了英雄的性质,由此而使他们承担了众多的政治功能,具有众多的象征含义。
首先,他们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主体,如黄松坚《炉前奋战》、刘泽棉《移山造田》、廖洪标《改天换地》、梅文鼎《大寨人》、集体创作的《引水上山》等,表现出社会主义时代的工人农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决心。其次,他们是阶级斗争的主体,在反对国内外阶级敌人的斗争中,他们都是革命的卫士与先锋,如集体创作的《批判571工程》、《保卫西沙》,刘泽棉《南海前哨》、刘炳《练兵日记》等,从象征意义上说,正是这些作品中描写的阶级斗争,证明了阶级斗争年年讲、天天讲的必要性;证明了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与及时性。第三,工农兵还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老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如集体创作的《上山下乡》。第四,在任何一件作品中,工农兵形象的精神状态或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或欢天喜地、喜气洋洋,都证明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与繁荣。
► 《炉前奋战》
► 《移山造田》
► 《引水上山》
《创新陶业》手机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