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从坯料(坯体)角度调整膨胀系数是可以做到的,但调整时会改变坏体的结构和其它性能,甚至工艺方法也可能要改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不从坯料角度调节膨胀系数。
所谓膨胀系数是指陶瓷材料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体积(尺寸)变化的程度。材料的膨胀系数与物质的内部结构有很大关系,例如晶体类型、液晶气相比例、晶粒尺寸等。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对于同样的陶瓷配方系统,当坯体的基本结构(即烧结程度)确定后,小量地调整配方的组成(例如SiO2、A12O,、K2O、Na2O、CaO、MgO含量等),膨胀系数基本不会变化,只有坯体内部结构产生明显变化(例如吸水率较大改变)时,才能改变原有的膨胀系数。一般烧结程度越好,在200℃以下区域的膨胀系数越小,反之则越大。
如果提高坯料烧结温度,窑炉的烧成温度也须同时升高,以保持原有的烧结程度,但材料的膨胀系数几乎没有变化。如果配方不变而降低没烧温度,或者锻烧温度不变而提高坯料烧结温度,才会引起膨胀系数的改变。但通过提高坯料烧结温度的方法调整坯料的膨胀系数,所付出的工艺代价很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只是从釉料配方角度调整膨胀系数。